移動端|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您的位置: 首頁> 教研工作
常規課堂,深入研討——昆明市通用技術教研活動
作者:辦公室 來源:昆明一中 日期:2019-05-14 點擊量:33298 字體: [] [] []

2017版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標準明確了通用技術學科核心素養包括技術意識、工程思維、創新設計、圖樣表達、物化能力五個方面。課程標準必須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接受檢驗,才能不斷完善。因此昆明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組織了一系列的通用技術教研活動。20194月在昆明第一中學舉行兩次課堂教學研討。

4月11日下午230500進行了課堂教學研討活動一。首先昆明市通用技術老師們觀摩了楊文敏老師的一節常規課。然后由徐銳敏老師組織大家對課程設計和實際上課效果進行了研討。課堂教學研討活動一的課題是必修2第三章《系統與設計》——系統分析的基本方法。


徐銳敏老師結合蘇教版和粵教版的教材和教參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點評。徐銳敏老師指出錢學森建立的系統科學工程體系是本單元的理論框架。系統科學被稱為橫斷科學,是因為它為跨學科研究和應用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高中階段的通用技術課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可以讓學生知道學了知識有什么用?在教學中,應該提供多維度的系統分析的典型例子,例如“阿拉斯加原油輸送項目是如何實現的?”“家庭能源的使用調查”……



季新文老師從學校管理層的角度分析了通用技術常態課的現狀。提出在保證考試優秀率的基礎上,能夠多學科知識結合,把新課程改革的精神落到實處。


莊寅老師分享了2012年參加全國課賽的寶貴經驗和自己上課時的案例。他提出用機器人來講授系統的知識。讓學生參與設計、搭建、測試,能夠完整地體驗一個系統的實現過程。也可以把學生分為三人一組,用六本教材搭建一個房子。通過實踐體驗達方式教授系統這一章的內容。


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進行了熱烈而深入的討論。最后,徐銳敏老師總結,新課標提出的工程思維是以系統分析和比較權衡為核心的一種籌劃性思維。學生能認識系統與工程的多樣性和復雜性;能運用系統分析的方法,針對某一具體技術領域的問題進行要素分析、整體規劃。相對于其他基礎性學科通用技術課程的好處是實踐性很強,能夠創造條件讓學生動手去設計和體驗。所以通用技術課可以上得更開放,更體現科技前沿的發展。




4月25日下午2:30—5:00進行了課堂教學研討活動二。首先昆明市通用技術老師們觀摩了楊蓉老師的一節常規課。然后由徐銳敏老師組織大家對課程設計和實際上課效果進行了研討。
課堂教學研討活動二的課題是必修2第四章《控制與設計》——控制的組成與描述。






課后,楊蓉老師分享了備課中的思路。結合課程標準和應試要求,把多個案例的設計改為少量的相關案例層層深入地分析。嘗試通過案例的深入遞進,引導學生理解控制的思想方法。教材章節的安排,從流程到系統再到控制,在邏輯上也是遞進的關系。




徐銳敏老師對比了蘇教版教材和粵教版教材的編寫意圖。指出蘇教版從多個案例出發,引導師生對通用技術學科走向實際應用和創新的方向?;浗贪胬硬欢?,但是從學科思維框架的搭建上更全面和科學。兩個版本的教材差異較大,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花功夫深入解讀和靈活運用。
李攀峰老師對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進行了辨析。聯系到創客比賽中控制的概念描述??刂撇⒉痪窒抻陔娮涌刂?。一個控制系統不一定必須有傳感器、單片機。用機械的方式也能夠實現控制??刂频姆答伃h節是不是必需的?一系列的問題引起大家強烈共鳴,也引出了更多的思考。
莊寅老師提出用控制框圖來完成教學,是一種很方便高效的教學方式。對比較器的講解還可以詳細一些。
徐銳敏老師總結,控制論是本章教學內容的理論基礎,工程控制和人工控制的過程實質上是相似的。不同教材編寫意圖不一樣,老師們要善于鉆研教材、教參,把不同版本的教材都靈活運用在日常教學中,提升自身的學科素養。


這兩次的教學研討活動給我們提供了通用技術學科老師共同學習和進步的時間和空間,開闊了大家的視野,提升了教研水平。在豐富而生動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昆明市的通用技術老師們不斷提高課程實施水平,推動普通高中課程改革不斷深新高考改革。

苍井空免费av片在线观看gva,37tp色噜噜人体大胆中国人体,桶30分钟视频教程暴风免费的,人妻玉臀翘起迎合巨龙,讲桌下含着老师的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