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端|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您的位置: 首頁> 學生工作
昆明市第一中學加強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實施方案
作者:qin 來源:昆明一中 日期:2018-11-14 點擊量:24378 字體: [] [] []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進一步加強我校預防中小學生欺凌工作,建立多方聯動的長效機制,切實保障廣大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根據《教育部等十一部門關于印發〈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通知》(教督〔201710號)、《云南省教育廳等十一部門關于印發<云南省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實施方案>的通知》(云教發〔201838號)、《昆明市教育局等十一部門關于印發<昆明市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實施方案>的通知》(昆教安〔201834號)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昆明市第一中學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以形成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防治中小學生欺凌長效機制為目標,以促進部門協作、上下聯動、形成合力為保障,健全預防、處置學生欺凌的工作體制和規章制度,確保中小學生欺凌防治工作落到實處,把校園建設成最安全、最陽光的地方,切實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創造良好條件。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教育為先。深入開展中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促進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特別要加強防治學生欺凌專題教育,培養校長、教師、學生及家長等不同群體積極預防和自覺反對學生欺凌的意識。

(二)堅持預防為主。完善有關規章制度,及時排查可能導致學生欺凌事件發生的苗頭隱患,強化學校及周邊日常安全管理,加強欺凌事件易發場所監管,完善學生尋求幫助的維權渠道。

(三)堅持保護為要。切實保障學生的合法權益,嚴格保護學生隱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切實保護被欺凌學生的身心建康,防止二次傷害發生,幫助被欺凌學生盡早恢復正常的學習生活。

(四)堅持法治為基。按照全面依法治國的要求,依法依規處置學生欺凌事件,按照“寬容不縱容、關愛又嚴管”的原則,對實施欺凌的學生予以必要的教育及懲戒,及時糾正不當行為。

三、治理內容及措施

(一)明確中小學生欺凌的界定

中小學生欺凌是發生在校園內外、學生之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

在實際工作中,要嚴格區分學生欺凌與學生間打鬧嬉戲的界定,正確合理處理。

(二)建立健全防治學生欺凌工作協調機制

學校把防治學生欺凌和暴力工作作為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組織協調有關部門、群團組織,建立健全防治學生欺凌工作協調機制,統籌推進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工作,妥善處理學生欺凌事件,正確引導媒體和網絡輿情。教育、綜治、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民政、司法、人社、共青團、婦聯、殘聯等部門共同成立防治學生欺凌和暴力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任務分工,強化工作職責,完善防治辦法,加強考核檢查,健全工作機制,形成政府統一領導、相關部門齊抓共管、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工作合力。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學校重點抓好校園內欺凌事件的預防和處置;各部門加強協作,綜合治理,做好校園外欺凌事件的預防和處置。

(三)完善有效預防措施

1.切實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學校緊密聯系中小學生的思想實際,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中小學生守則(2015年修訂)》,引導全體中小學生從小知禮儀、明是非、守規矩,做到珍愛生命、尊重他人、團結友善、不恃強凌弱,弘揚公序良俗、傳承中華美德。落實《中小學法制教育指導綱要》《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開展“法治進校園”巡講活動,讓學生知曉基本的法律邊界和行為底線,消除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的錯誤認識,養成遵規守法的良好行為習慣。落實《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和積極心理品質,對有心理困擾或心理問題的學生開展科學有效的心理輔導。校長、教師等所有教職員工都要在日常管理、教學等工作中以身作則,尊重所有學生人格尊嚴和受教育權利,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旗幟鮮明地反對歧視和暴力,大力倡導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發現或者目睹校園欺凌行為應當及時干預,如果不能有效解決,應當在24小時之內自己或者幫助學生直接向負責校長報告。切實加強家庭教育,家長要注重家風建設,加強對孩子的管教,注重孩子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為習慣培養,從源頭上預防學生欺凌和暴力行為發生。

2.認真開展預防欺凌和暴力專題教育。學校在專項整治的基礎上,結合典型案例,集中開展預防學生欺凌和暴力專題教育。強化學生校規校紀教育,通過課堂教學、專題講座、班團隊會、主題活動、編發手冊、參觀實踐等多種形式,提高學生對欺凌和暴力行為嚴重危害性的認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自覺遵守校規校紀,做到不實施欺凌和暴力行為。研制學校防治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手冊,全面加強教職工特別是班主任專題培訓,提高教職工有效防治學生欺凌和暴力的責任意識與能力水平。通過家訪、家長會、家長學校等途徑,組織學?;蛏鐓^定期開展專題培訓課等方式,加強家長培訓,引導廣大家長增強法治意識,幫助家長了解防治學生欺凌和暴力知識,增強監護責任意識,提高防治能力。加強學生違法犯罪預防綜合基地和人才建設,為開展防治學生欺凌和暴力專題教育提供支持和幫助。學校擬定每學期法治進校園工作計劃,配合政法等相關部門開展法治進校園宣講、宣傳活動。通過每學期開學時集中開展教育、學期中在道德與法治等課程中專門設置教學模塊等方式,進一步豐富教學形式,定期對中小學生進行學生防治欺凌專題教育。讓教職工、家長和學生了解發生學生欺凌和暴力行為的處理程序和后果,學校共青團、少先隊組織配合學校開展好法治宣傳教育、安全自護教育。

3.依法落實家長監護責任。教育和監護孩子是家長的法定監護職責。引導廣大家長增強法治意識,落實監護責任,加強家庭教育,通過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等傳遞正向的家教和親職教育知識,通過手機等現代傳媒針對不同年齡層容易發生的家庭教育誤區進行知識的推送,并連接咨詢的渠道,幫助家長了解防治學生欺凌知識,注重家風建設,注重孩子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為習慣培養,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盡量多安排時間與孩子相處交流,及時了解孩子的日常表現和思想狀況,積極與學校溝通情況,自覺發揮榜樣作用,切實加強對孩子的管教,特別做好孩子離校后的監管看護教育工作,避免放任不管、缺教少護、教而不當,從源頭上預防學生欺凌和暴力行為發生。落實監護人責任追究制度,根據《民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未成年學生對他人的人身和財產造成損害的,依法追究其監護人的法律責任。

4.嚴格學校日常管理。學校根據實際成立由校長負責,教職工、少先隊輔導員、社區工作者、家長代表、校外專家、學生代表組成的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加快推進將校園視頻監控系統、緊急報警裝置等接入公安機關、教育部門監控和報警平臺,逐步建立校園安全網上巡查機制。學校制定防治學生欺凌工作各項規章制度的工作要求,主要包括:相關崗位教職工防治學生欺凌的職責、學生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學生欺凌的早期預警和事中處理及事后干預的具體流程、校規校紀中對實施欺凌學生的處罰規定等。嚴格落實值班、巡查制度,禁止學生攜帶管制刀具等危險物品進入學校,針對重點學生、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開展防治工作。

5.定期開展排查。教育行政部門通過委托專業第三方機構或組織學校開展等方式,定期開展針對全體學生的防治學生欺凌專項調查,及時查找可能發生欺凌事件的苗頭跡象或已經發生、正在發生的欺凌事件。加強師生聯系,密切家校溝通,及時掌握學生思想情緒和同學關系狀況,特別關注學生有無學習成績突然下滑、精神恍惚、情緒反常、無故曠課等異常表現及產生的原因,對可能的欺凌和暴力行為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控制。

(四)依法依規處置

1.嚴格規范調查處理。學生欺凌事件的處置以學校為主。教職工發現、學生或家長向學校舉報的,應當按照學校的學生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和處理流程對事件及時進行調查處理,由學校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對事件是否屬于學生欺凌行為進行認定。原則上學校應在啟動調查處理程序10日內完成調查,根據有關規定處置。報告時相關人員有義務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學校、家長、公安機關及媒體應保護遭受欺凌和暴力學生以及知情學生的身心安全,嚴密保護學生隱私,防止泄露有關學生個人及其家庭的信息。特別要防止網絡傳播等因素導致事態蔓延,造成惡劣社會影響,使被欺凌學生再次受到傷害。

2.妥善處理申訴請求。具體負責防治學生欺凌工作的科室向社會公布。防治學生欺凌工作部門負責處理學生欺凌事件的申訴請求。學校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處理程序妥當、事件比較清晰的,應以學校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的處理結果為準;確需復查的,由防治學生欺凌工作部門組織學校代表、家長代表和校外專家等組成調查小組啟動復查。復查工作應在15日內完成,對事件是否屬于學生欺凌進行認定,提出處置意見并通知學校和家長、學生。

防治學生欺凌工作部門接受申訴請求并啟動復查程序的,在復查工作結束后,及時將有關情況報上級防治學生欺凌工作部門備案。涉法涉訴案件等不宜由防治學生欺凌工作部門受理的,明確告知當事人,引導其及時納入相應法律程序辦理。

3.強化教育懲戒作用。對經調查認定實施欺凌的學生,學校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一定學時的專門教育方案并監督實施欺凌學生按要求接受教育,同時針對欺凌事件的不同情形予以相應懲戒。

情節輕微的一般欺凌事件,應當通知雙方監護人到場,由學校對實施欺凌學生開展批評、教育。責令實施欺凌學生向被欺凌學生當面或書面道歉,取得諒解。對于反復發生的一般欺凌事件,學校在對實施欺凌學生開展批評、教育的同時,可視具體情節和危害程度給予紀律處分。必要時報請屬地公安派出所進行警示和訓誡。

情節比較惡劣、對被欺凌學生身體和心理造成明顯傷害的嚴重欺凌事件,學校對實施欺凌學生開展批評、教育的同時,可報請屬地公安派出所進行警示教育或對實施欺凌學生予以訓誡,公安機關接到學校報告應及時安排社區民警到校,依法采取警示教育和訓誡措施。學校應視具體情節和危害程度給予實施欺凌學生紀律處分,將其表現記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并及時對被欺凌學生采取心理干預,嚴防形成心理問題。同時,安排教師加強對雙方的日常關注,嚴防攜帶管制刀具等危險物品,預防因欺凌問題引發“民轉刑,刑轉命”問題。

屢教不改或者情節惡劣的嚴重欺凌事件,必要時可將實施欺凌學生轉送專門(工讀)學校進行教育。達到未成年人送專門(工讀)學校進行矯治和接受教育,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關規定,對構成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按專門(工讀)學校招生入學程序報有關部門批準。

涉及違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的學生欺凌事件,處置以公安機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為主。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及時聯絡公安機關依法處置。公安、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辦理學生欺凌犯罪案件,做好相關偵查、審查逮捕、審查起訴、訴訟監督和審判等工作。對有違法犯罪行為的學生,要區別不同情況,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嚴加管教。對依法應承擔行政、刑事責任的,要做好個別矯治和分類教育,依法利用拘留所、看守所、未成年犯管教所、社區矯正機構等場所開展必要的教育矯治;對依法不予行政、刑事處罰的學生,學校要給予紀律處分,非義務教育階段學??梢暰唧w情節和危害程度給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學、開除等處分,必要時可按照有關規定將其送專門(工讀)學校。對校外成年人采取教唆、脅迫、誘騙等方式利用在校學生實施欺凌進行違法犯罪行為的,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及有關法律規定,對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依法從重處罰。

在具體處理學生欺凌事件的過程中,注意充分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工作方法,必要時,可以聘請心理專家提供專業意見。

4.實施科學有效的追蹤輔導。欺凌和暴力事件妥善處置后,學校要持續對當事學生追蹤觀察和輔導教育。對實施欺凌和暴力的學生,要充分了解其行為動機和深層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引導和幫扶,給予其改過機會,避免歧視性對待。對遭受或者目睹欺凌和暴力的學生及其家人提供幫助,及時開展相應的心理輔導和家庭支持,幫助他們盡快走出心理陰影,樹立自信,恢復正常學習生活。對確實難以回歸本校本班學習的當事學生,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妥善做好班級調整和轉學工作。要認真做好學生欺凌和暴力典型事件通報工作,既要充分發揮警示教育作用,又要注意不過分渲染事件細節。

(五)建立長效工作機制

學校要加強制度建設,積極探索創新,逐步建立具有長效性、穩定性和約束力的防治學生欺凌工作機制。

1.完善培訓機制。校長、學校行政管理人員、班主任和教師等培訓中增加學生欺凌預防與處置專題面授的內容。

2.建立考評機制。將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工作情況作為考評內容,納入學校行政管理人員、教師、班主任及相關崗位教職工學期和學年考評。

3.建立問責處理機制。學生欺凌事件中存在失職瀆職行為,因違紀違法應當承擔責任的,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健全依法治理機制。建立健全學校法制副校長或法制輔導員制度,明確法制副校長或法制輔導員防治學生欺凌的具體職責和工作流程,把防治學生欺凌作為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內容,積極主動開展以防治學生欺凌為主題的法治教育,推進學校在規章制度中補充完善防治學生欺凌內容,落實各項預防和處置學生欺凌措施,配合有關部門妥善處理學生欺凌事件及對實施欺凌學生進行教育。

5.完善平安校園建設機制。學校把防治學生欺凌和暴力作為加強平安校園建設的重要內容。學校黨組織要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加強組織協調和教育引導。校長是學校防治學生欺凌和暴力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分管法治教育副校長和班主任是直接責任人,要充分調動全體教職工的積極性,明確相關崗位職責,將學校防治學生欺凌和暴力的各項工作落實到每個管理環節、每位教職工。要努力創造溫馨和諧、積極向上的校園環境,重視校園綠化、美化和人文環境建設。加強優良校風、教風、學風建設,開展內容健康、格調高雅、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形成團結向上、互助友愛、文明和諧的校園氛圍,激勵學生愛學校、愛老師、愛同學,提高校園整體文明程度。要健全各項管理制度、校規校紀,落實《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提高學校治理水平,推進依法依規治校,建設無欺凌和暴力的平安校園。

四、學校職責

學校負責具體實施和落實學生欺凌防治工作,扎實開展相關教育,制定完善預防和處置學生欺凌的各項措施、預案、制度規范和處置流程,及時妥善處理學生欺凌事件。指導、教育家長依法落實法定監護職責,增強法治意識,科學實施家庭教育,切實加強對孩子的看護和管教工作。

                                         昆明市第一中學    
色屋无码永久视频网站@av免费观看网站@熟妇中文在线视频@国产精品制服丝袜白丝@色欲综合久久躁天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