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延安,人們常會看到一群身著紅軍服、頭戴紅軍帽的人,在革命圣地有序行軍,在革命先烈的故居前深情緬懷……而今天,我就是這其中的一個。在這里,我感受到一次次心靈的震撼,經歷了一番番精神的洗禮。
2019年7月、8月,我校黨委先后組織兩批“萬名黨員進黨?!毖影布t色主題教育活動,追憶紅色歲月,堅定初心使命。巍巍寶塔山下,綿綿延河水旁,在這座陌生又熟悉的小城,我們懷著無比虔誠之心,撫摸這片黃土地,重溫中國革命那段不平凡的歷史。短短的5天,卻讓我的心情激動不已,難以平復。初心究竟是什么呢?我想,站在歷史發生地回望歷史,來時的路會看得愈發清晰。
在開班儀式上,我們認真聆聽了專題教學講座——《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通過對這13年的進一步了解,我們深刻體會到了延安精神的豐富內涵,不僅包括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四個方面的精髓,還有隨處可見的愛國精神、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無私奉獻精神、忘我工作精神等等。通過這個講座,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心靈深處受到了震撼。和平年代的我們,不需要再去拋頭顱、灑熱血,但我們需要從中汲取精神養分,運用到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將其不斷發揚光大。
延安革命紀念館——重溫革命歷史
滾滾延河岸靜立著延安革命紀念館,紀念館前的廣場,毛主席的銅像巍然佇立。他雙手撐腰,堅毅的目光凝視遠方,銅像背后坐落的即是紀念館,館前入口上有郭沫若先生所題寫“延安革命紀念館”館名。紀念館館內宣傳展覽的主要是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里領導中國革命的歷史記憶,反映了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延安地區的革命斗爭史。館內展出了大量珍貴的革命文物,再現了以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在延安的光輝業績。
穿越戰火硝煙,步槍、大刀、手榴彈、挎包、綁帶、繳獲的武器……一件件革命文物將大家的思緒拉入烽火硝煙的戰爭年代,大刀把上的紅綢暗紅濃郁,陳舊步槍上的痕跡斑斑,軍帽袖章整齊排列,將領們在前線陣地沉穩指揮、戰士們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激烈場面歷歷在目,向大家訴說著壯烈的革命崢嶸歲月。
《紅秀》之約——視聽盛宴的熱淚盈眶
紅秀《延安延安》真實再現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青年學子對延安的“朝圣”之心,講述了一群用青春對抗腐朽、用疼痛對抗麻木、用苦難對抗脆弱、用理想對抗沉淪的年輕人“激情燃燒”的青春故事,這種敢為天下先、敢于冒險創新的精神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內心,忍不住的幾次淚灑襟前……這一個小時的視覺盛宴,讓我真正體會到延安精神的磅礴與厚重,真正懂得了共產黨的偉大,也終于明白了,為什么在如此艱難困苦的環境下依然擋不住大批中華兒女投身革命的步伐,仍能砥礪前行沖破反動派的層層封鎖奔向延安,將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匯入中國革命的滾滾洪流中。而作為一名青年黨員教師,我們更應該大力弘揚延安精神,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將這樣革命的熱忱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楊家嶺、棗園、梁家河——窯洞之光明初心
撫觸歷史,讓人唏噓。1935 年10 月19 日,衣衫襤褸的紅軍跋山涉水歷經千辛萬苦到達陜北,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入駐延安,從此荒無人煙的陜北高原成為中國革命的搖籃,成為億萬優秀青年魂牽夢縈的圣地。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從這里走出,毛澤東思想形成體系并日漸成熟,實現第一次國共合作,共同抗日……延安開始創造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創造中國革命的奇跡,譜寫中華民族全新的歷史!
在楊家嶺,一間間普通的窯洞,一張張斑駁的桌椅,再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領導和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人民共和國的堅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偉大篇章。我們在這里重溫了黨的光榮歷史,心靈上受到了一次極好的教育。
棗園,這里曾是中共中央書記處所在地。在這里毛主席領導了抗日戰爭、全黨整風運動和南泥灣大生產運動?,F在這里又修建了新的建筑,種植了大量花草樹木,環境幽美,身處其中,就像漫步在山城園林。參觀中我們見到了昔日的紡車,這讓我們不禁想到了大生產運動。當時,為了戰勝解放區財政和經濟的嚴重困難,黨中央號召自力更生,開展大生產運動。有名的南泥灣等地,經過大生產運動的洗禮,良田富饒,糧食有余。這不正是共產黨人艱苦奮斗、不屈不撓精神的最偉大體現嗎?
站在梁家河習近平總書記曾住過的窯洞前,時光仿佛凝固。聽講解員為我們講述習近平總書記知青插隊的歲月。這個小山村,就是習近平總書記立下為人民奉獻信念的地方,是他用以詮釋中國夢的地方。黨的十九大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這一偉大思想,我們可以從梁家河發現萌芽。梁家河的一山一水,梁家河發生的巨大變化,充分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為民造福的初心,有追求真理的精神,有埋頭苦干的作風,有攻堅克難的意志,有中華復興的夢想。這些都是我們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領會十九大精神的生動教材。